自俄烏沖突爆發(fā),不僅全球安全尤其是歐洲安全面臨嚴峻挑戰(zhàn),世界經濟也受到劇烈沖擊,短期內表現最為直接的是全球能源、糧食等大宗商品出現供應鏈危機。伊朗石油部官員日前表示,全球原油供應鏈瓶頸引發(fā)能源價格飆升,伊朗正在考慮向歐洲輸出天然氣的可能性,但沒有透露具體細節(jié)。一些西方媒體據此熱議伊朗是否會成為破解歐洲能源困境的“鑰匙”。
當今全球能源危機風險加劇的根源并非供應不足,而是軍事沖突、大國博弈特別是美西方與俄羅斯之間制裁與反制裁綜合作用下的結果,同時更與美國中東政策陷入困境特別是伊核協議談判久拖不決,海灣阿拉伯國家不再聽從美國號令密切相關。
眼下,美歐對俄羅斯進行全方位制裁,但歐盟又希望俄羅斯繼續(xù)滿足歐洲的能源需求,不得以油氣能源為武器反制歐洲。歐洲的能源困境不僅與俄烏沖突密切相關,而且與美國長期制裁伊朗,使伊朗的油氣產能受到抑制緊密相連。伊朗近期不斷向美歐傳遞信息,即伊朗可以在當前的特殊背景下部分滿足歐洲的油氣需求,實際更希望能夠達成伊核協議,使伊朗徹底擺脫制裁,進而更充分釋放油氣產能。
但伊朗方面也表示,即使西方與伊朗達成伊核協議,德黑蘭也不打算與俄羅斯在石油市場上進行競爭。這一態(tài)度表明,盡管伊朗希望補位歐洲因對俄制裁出現的能源供應缺口,但伊朗也清楚在伊核談判和中東地區(qū)事務中離不開俄羅斯的支持。
綜合來看,歐洲能源困境根源在于美國的歐亞政策。
首先,由于在美歐關系中處于“從屬地位”,歐洲日益淪為美俄博弈犧牲品。俄烏沖突爆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國在控制歐洲和遏制俄羅斯兩個方向發(fā)力,進而把歐洲、烏克蘭、俄羅斯紛紛拖入泥沼。在控制歐洲方面,美國極力推進北約東擴,使歐洲出現歐盟與北約并行發(fā)展的扭曲格局,進而借北約東擴弱化和侵蝕歐盟的作用。在遏制俄羅斯方面,美國不斷推動“顏色革命”和烏克蘭加入北約,挑戰(zhàn)俄羅斯的安全底線,直至烏克蘭陷入當前的悲劇處境,而烏克蘭又恰恰處在俄供應歐洲油氣管道的中樞環(huán)節(jié)。歐洲在安全上進退失據、不得不聽從美國號令,在能源供應問題上更是啞巴吃黃連,根本無力自主把握自己的命運。
其次,美國不斷通過地緣政治操控歐亞能源格局,歐洲各國和俄羅斯甚至是土耳其等國都深受其害。在布熱津斯基的《大棋局》一書中,歐亞樞紐國家如烏克蘭、土耳其、伊朗、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或者本身為重要能源生產國,或者在油氣管道建設中處于樞紐地位。布熱津斯基直言不諱地建言美國必須控制歐亞能源的生產和運輸,否則美國將失去對歐亞大陸的主導權。近年來,歐洲與俄羅斯本已形成相對成熟的運輸管道安排,但2014年爆發(fā)烏克蘭危機和當前的俄烏沖突完全使俄歐既有的安排遭遇顛覆性沖擊,這也是德國此前一直不愿意放棄“北溪-2”油氣管道,但又無可奈何的根源所在。
此外,美國還不斷挑動能源地緣政治博弈。例如,美國不斷挑撥東地中海國家的油氣資源斗爭,特別利用土耳其與相關國家的矛盾進行挑唆。美國曾表示支持土耳其、以色列建設東地中海—歐洲油氣管道,但不久前又出爾反爾、不再提供支持。目前,土耳其和高加索地區(qū)國家力圖在歐洲油氣管道建設上發(fā)揮作用,這也勢必觸發(fā)美國的進一步反應。
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始終都與地緣政治密切相關。近代以來的能源地緣政治主導權一直操控在西方手中,進入當代則由美國霸權所主導,石油美元也成為美國霸權的特有表現和特殊機制。在此過程中,盡管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進行了不懈的斗爭,但能源政治的主導權依舊掌握在美國手里。美國的主導權既來自在能源領域對供需格局及價格的操控,更離不開集團政治、聯盟政治等地緣政治手段。這在當前,則表現為美國在俄烏沖突、美歐俄博弈、伊核協議談判等一系列地緣政治博弈中的影響及操控。而烏克蘭和歐洲,都淪為了美國霸權的“耗材”和犧牲品,俄羅斯和伊朗自然也受害不淺。
當然,越是加緊操控越暴露出美國霸權的相對衰落,沙特和阿聯酋等國家敢于置美國的號令于不顧便是明顯的信號。俄烏沖突不僅關涉美國霸權和俄羅斯安全,更關系到歐洲的命運。從這個角度說,歷史上不乏理性和智慧的歐洲確實應該醒醒了。(來源:環(huán)球時報 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
當今全球能源危機風險加劇的根源并非供應不足,而是軍事沖突、大國博弈特別是美西方與俄羅斯之間制裁與反制裁綜合作用下的結果,同時更與美國中東政策陷入困境特別是伊核協議談判久拖不決,海灣阿拉伯國家不再聽從美國號令密切相關。
眼下,美歐對俄羅斯進行全方位制裁,但歐盟又希望俄羅斯繼續(xù)滿足歐洲的能源需求,不得以油氣能源為武器反制歐洲。歐洲的能源困境不僅與俄烏沖突密切相關,而且與美國長期制裁伊朗,使伊朗的油氣產能受到抑制緊密相連。伊朗近期不斷向美歐傳遞信息,即伊朗可以在當前的特殊背景下部分滿足歐洲的油氣需求,實際更希望能夠達成伊核協議,使伊朗徹底擺脫制裁,進而更充分釋放油氣產能。
但伊朗方面也表示,即使西方與伊朗達成伊核協議,德黑蘭也不打算與俄羅斯在石油市場上進行競爭。這一態(tài)度表明,盡管伊朗希望補位歐洲因對俄制裁出現的能源供應缺口,但伊朗也清楚在伊核談判和中東地區(qū)事務中離不開俄羅斯的支持。
綜合來看,歐洲能源困境根源在于美國的歐亞政策。
首先,由于在美歐關系中處于“從屬地位”,歐洲日益淪為美俄博弈犧牲品。俄烏沖突爆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國在控制歐洲和遏制俄羅斯兩個方向發(fā)力,進而把歐洲、烏克蘭、俄羅斯紛紛拖入泥沼。在控制歐洲方面,美國極力推進北約東擴,使歐洲出現歐盟與北約并行發(fā)展的扭曲格局,進而借北約東擴弱化和侵蝕歐盟的作用。在遏制俄羅斯方面,美國不斷推動“顏色革命”和烏克蘭加入北約,挑戰(zhàn)俄羅斯的安全底線,直至烏克蘭陷入當前的悲劇處境,而烏克蘭又恰恰處在俄供應歐洲油氣管道的中樞環(huán)節(jié)。歐洲在安全上進退失據、不得不聽從美國號令,在能源供應問題上更是啞巴吃黃連,根本無力自主把握自己的命運。
其次,美國不斷通過地緣政治操控歐亞能源格局,歐洲各國和俄羅斯甚至是土耳其等國都深受其害。在布熱津斯基的《大棋局》一書中,歐亞樞紐國家如烏克蘭、土耳其、伊朗、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或者本身為重要能源生產國,或者在油氣管道建設中處于樞紐地位。布熱津斯基直言不諱地建言美國必須控制歐亞能源的生產和運輸,否則美國將失去對歐亞大陸的主導權。近年來,歐洲與俄羅斯本已形成相對成熟的運輸管道安排,但2014年爆發(fā)烏克蘭危機和當前的俄烏沖突完全使俄歐既有的安排遭遇顛覆性沖擊,這也是德國此前一直不愿意放棄“北溪-2”油氣管道,但又無可奈何的根源所在。
此外,美國還不斷挑動能源地緣政治博弈。例如,美國不斷挑撥東地中海國家的油氣資源斗爭,特別利用土耳其與相關國家的矛盾進行挑唆。美國曾表示支持土耳其、以色列建設東地中海—歐洲油氣管道,但不久前又出爾反爾、不再提供支持。目前,土耳其和高加索地區(qū)國家力圖在歐洲油氣管道建設上發(fā)揮作用,這也勢必觸發(fā)美國的進一步反應。
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始終都與地緣政治密切相關。近代以來的能源地緣政治主導權一直操控在西方手中,進入當代則由美國霸權所主導,石油美元也成為美國霸權的特有表現和特殊機制。在此過程中,盡管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進行了不懈的斗爭,但能源政治的主導權依舊掌握在美國手里。美國的主導權既來自在能源領域對供需格局及價格的操控,更離不開集團政治、聯盟政治等地緣政治手段。這在當前,則表現為美國在俄烏沖突、美歐俄博弈、伊核協議談判等一系列地緣政治博弈中的影響及操控。而烏克蘭和歐洲,都淪為了美國霸權的“耗材”和犧牲品,俄羅斯和伊朗自然也受害不淺。
當然,越是加緊操控越暴露出美國霸權的相對衰落,沙特和阿聯酋等國家敢于置美國的號令于不顧便是明顯的信號。俄烏沖突不僅關涉美國霸權和俄羅斯安全,更關系到歐洲的命運。從這個角度說,歷史上不乏理性和智慧的歐洲確實應該醒醒了。(來源:環(huán)球時報 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