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方位多領域改革的部署,備受矚目的新一輪國企改革亦拉開帷幕。在24-25日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一場官方背景的論壇上,多位官員、學者指出,中國國企改革的路徑已逐漸明晰,混合所有制料將成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突破口。
“國有企業(yè)在國民經濟中發(fā)揮了重要的支柱作用,這一點無可否認,但同時須看到,國企存在突出問題。”在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企業(yè)發(fā)展高層論壇上,中國財政部企業(yè)司司長劉玉廷如是說。
劉玉廷開列的當下國企存在的突出問題有三:過于分散,各個領域無處不在;一股過大、機制不活、效率低下;管理體制落后。
劉玉廷提供的數(shù)據顯示,2012年國企凈資產收益率僅為6%,而剔除前10名利潤“大戶”和政府補助后,這一數(shù)字降為2.59%。國企效率之低下,可見一斑。
有鑒于此,去年11月份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fā)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分析普遍認為,欲達到這一目的,新一輪國企改革已勢在必行。
“十一屆、十四屆、十八屆三次三中全會均強調國有企業(yè)改革,與前兩次相比,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特點是在體制、機制上對國企進行改革。”劉玉廷認為。
針對改革的具體路徑,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將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全會認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xiàn)形式。
“這一思路無疑是正確的。”中國企業(yè)改革與發(fā)展研究會副會長周放生說,“國有企業(yè)與民營企業(yè)都有各自優(yōu)勢和弊端,如國企的弊端在于體制僵化、機制不活,民企則在管理研發(fā)人才等方面處于相對劣勢?;旌纤兄朴兄趦烧叩膬?yōu)勢互補、劣勢互沖。”
劉玉廷也抱持類似觀點。他認為,混合所有制已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應將其作為國企改革的突破口大力推進。
但周放生指出,應在推進混合所有制的同時,警惕一些國有公司上市后仍存在一股獨大等現(xiàn)象,“關鍵不是看混合所有制這個形式,而要看股權結構,看董事會結構”。
而作為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一個亮點,全會提出,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jiān)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yè)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輿論普遍認為,相較于以往的“管人管事管資金”,“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jiān)管”的提法可謂抓住了“牛鼻子”。
“個人認為,下一步應針對120家大型中央企業(yè)集團,改組若干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履行實際出資人職責。”劉玉廷指出,應組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這些公司以資本運營為主,不投資實業(yè),通過在資本市場運作持有的國有資本,實現(xiàn)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在將來的競爭性行業(yè)的趨勢是沒有國有企業(yè),只有國有資本,這才是以管資本為主。”周放生認為,應由國資委、央企兩層管理架構變?yōu)閲Y委、資本運營公司及央企三層架構,資本運營公司充當原由國資委充當?shù)?ldquo;領隊”角色。
對于正在推進的新一輪國有企業(yè)改革,曾在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及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等多個部門任職,現(xiàn)任申銀萬國證券董事長的李劍閣說,“再過20年,我們回憶起這次改革,這種感覺也許和現(xiàn)在回憶起1992年一樣。”
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決策層明確了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該年度由此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史上又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