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國家發(fā)改委批準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在此基礎上,作為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之一,今年將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不過業(yè)內專家分析指出,多年試點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也存在繼續(xù)解決的巨大難題。
距離全國碳市場啟動的時間越來越近,外媒頻繁報道、業(yè)界不乏各種猜測,到底這個碳市場會以怎樣的新生姿態(tài)呈現在眾人的面前,謎底或許也將很快揭曉。“現在已經明確了是年底啟動,最晚在12月份,目前一些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當中。”一位接近決策層的業(yè)內人士透露。
作為今年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之一,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被各界寄予厚望。2015年,國家發(fā)改委曾透露,全國碳市場初期擬納入電力、化工等6個行業(yè)中年碳排放量在2.6萬噸以上的企業(yè)。
國家發(fā)改委2016年1月印發(fā)的《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對全國碳市場建設做了統(tǒng)一的部署,要求確保2017年啟動全國碳市場;4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fā)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將《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列為預備項目;6月13日,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劉鶴主持召開發(fā)改委改革專題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全國碳市場建設全面進入快車道。
碳市場諸多問題暴露無遺
“碳交易試點地區(qū)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多數地區(qū)只是依據行政規(guī)章建設碳交易市場,試點總量總體偏松,導致配額價格較大幅度下跌,市場活躍度不高,交易規(guī)模有限,監(jiān)管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市場參與主體的意識和能力有待提高等。”國家發(fā)改委應對氣候變化戰(zhàn)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馬愛民表示。
“試點碳市場經過三四年的運行,取得了巨大成績,為全國碳市場的建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訓,但是試點碳市場向全國碳市場過渡的機制還有待明晰,需要解決各地配額不同質不同價、交易所冗余等問題。”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氣候金融研究室及碳金融實驗室負責人崔瑩對于當前的碳交易試點也給出了較為客觀的評價。
根據專家分析,從各試點運行情況來看,全國碳交易試點工作逐漸認識到一些共性的問題:一是在制度建設方面,開展碳交易的法律支撐普遍較弱。二是在碳市場交易方面,大部分市場表現出流動性低、活躍度弱的特征;目前仍沒有完全角成基于市場的價格機制;市場的透明度低,控排企業(yè)和投資者對碳市場的信心不足。此外,到目前為止,碳市場沒有提供一個相對穩(wěn)定、規(guī)?;慕鹑诋a品。
碳市場頂層設計加快構建
近日,一則“全國碳市場操作思路生變”的消息引發(fā)關注和熱議。在一年一度的碳交易試點履約期到來之際,在全國碳市場即將全面啟動之時,這一消息像是一道“響雷”,驚起了不少業(yè)內人士的注意力。消息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初期,將不會按此前規(guī)劃納入八大行業(yè),而是先進行電力、水泥、電解鋁等三個行業(yè)交易。同時,試點碳市場并不會因為全國碳市場的建立而立即取消,而是會并行運行一段時間。
不過對此,專家分析認為,全國碳市場的配套支撐系統(tǒng)建設方案尚未確定,操作思路或有變化實屬正常,但全國碳市場啟動的實際進度可能會變得“更穩(wěn)健”。以碳市場試點地區(qū)為中心,探索開展跨區(qū)域碳排放權交易、建設區(qū)域性碳市場,不僅是對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有益探索,也可能是全國碳市場啟動之前,我國碳市場主要的運行模式。
業(yè)內呼吁,盡快結束多頭試點的局面,全國碳市場建設要有清晰、長遠的頂層設計,給企業(yè)一個明確的信號。同時,全國碳市場跟金融資本市嘗綠證和售電等其他相關市場怎么銜接,要在設計階段就考慮進來。此外,在建設全國市場的基礎上也要考慮和全球減排接軌,考慮未來國際碳市場中中國的地位。